在国考和一些省份的考试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方法失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直呼“方法不靠谱,需要死算”,其实则不然。目前很多家机构的方法,精度都停留在4%以上,而在考试中会出现选项差距要求精度在2%以内,因此,很难满足当下所有题目。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我们有课教育的独创方法——结果修正法,可以使误差控制在1%,可谓“精算之王”!
【方法说明】
尾数法和首数法都属于精算的方法,而涉及两数相乘的列式形式时我们在计算时才会采用四舍五入等方法,进而导致误差的出现,所以结果修正法也只针对两数相乘的列式形式。
【方法原理】
前面讲的两数相乘的三种操作方式,实际上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如果第三位有效数字是0、1、2,将其舍掉对于整体值影响不大,计算结果稍偏小;第二,如果第三位有效数字是8、9,进“1”对于整体值影响也不大,计算结果稍偏大;第三,其他情况,两数一舍一进才能保证结果整体值不发生偏离(内在进舍规则不做进一步解释),此时如何确定结果的误差范围,解析如下:
A×B=A(1+a%)×B(1-b%)=A`×B`(1+a%-b%-a%×b%)≈A`×B`+A`×B`(a%-b%)
观察上式,结果的误差出现在A`×B`(a%-b%),这部分值也就是我们的结果修正值。
【示例】2788×10.25%=( )
A.265.2 B.273.6 C.279.1 D.285.8
【有课解析】2788×10.25%→278×102→28×10=280。278→280,向上浮动不到1%,102→100,向下浮动不到2%,整体值偏小,需要在计算结果280的基础上回调1%,加上3,最终结果为283,观察选项只有D最接近。正确答案D。
结果修正法,需要考生对于选项差距有足够的敏感度,后期我们也会作出专门的讲解帮助大家识别,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很适用、很简便的识别方法:当选项中存在两个及以上选项前两位有效数字相同,第三个不同时,就要优先考虑用结果修正法。
更多、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关注有课教育和山西公考资讯网,我们会持续更新,如果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1773513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