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
(一)孔子
1.思想
(1)礼——“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仁——“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3)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4)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教育
(1)对象——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2)态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方法——“学、思、习、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
(4)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
3.著作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语录体为主,孔子弟子、再
传弟子编著。
宋代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孟子
1.思想
(1)仁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5)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
2.著作
《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三)荀子
1.思想
(1)性恶论——礼法并用。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著作
《荀子》 ——作者:荀子及其弟子。
3.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
(四)其他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感应
2.朱熹——程朱理学,“存天理, 灭人欲”
3.王阳明——陆王心学,“知行合一”
【真题再现】1.(2012-国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
的是(B )。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
B.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2.(2010-国考)“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C )。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3.(2009-国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C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4.(2017-422 联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 B)。
A.因材施教 B.学而优则仕
C.启发诱导 D.学思行结合
5.(2015-吉林甲级)在国家治理上,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理念。下列德治理念
出自《论语》的是(B )。
A.以德为国者,甘如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
D.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6.(2014-河北)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其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的是(C )。
A.董仲舒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7.(2012-河北)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经过 20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
系。其中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为(B )。
A.提倡“仁政”
B.主张“礼法并用”
C.提倡“以德服人”
D.提出“天人感应”
8.(2010-黑龙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
言出自哪位之口( B)。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